当我们在讨论人造肉时,我们在讨论什么? | 熊猫行研

目前人造肉主要由两种路径制造出来,一种是具有食肉特性的仿肉制品,以来源于大豆、小麦、豌豆等植物蛋白为原料,应用挤压组织化技术,使其具备动物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;另一种是从动物体内提取干细胞,在生物反应器中培育试管肉,用动物细胞“种”出肉。下图所示的,可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“人造肉”。

 

图片

但是目前,受制于法律法规、技术、成本等方面的因素,细胞培养肉很难推向市场,但植物肉的合成过往有很成熟的技术且有规模化的优势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所说的人造肉,实际上主要指的是植物肉(Plant-based Meat)

人造肉因为富含大量的蛋白质,脂肪比较少,所以比较健康,可谓是“更健康更环保更可规模化生产的蛋白质产品”,这也是人造肉得以安身立命的核心意义。

“植物肉”不同于传统的“素肉”,最大差异在于食品技术。传统的素肉是大豆分离蛋白经初级加工的产品。而“植物肉”除了大豆成分,还含有小麦蛋白及豌豆蛋白。许多新一代植物肉(如 Beyond Meat)蛋白来源更加丰富,并试图拉近和真肉的口感、视觉等差距。

研究显示,真肉中蛋白质含量为 16%,大豆、豌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6.3%和 24.6%,日本的人造肉企业 DAIZ 发现 Ochiai 发芽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 18%。从这一方面来看,大豆和豌豆所含的蛋白质是可以满足人体所需,但是植物蛋白中缺乏真肉中特有的精氨酸。

 

 

 
 

2

为什么开始吃人造肉?

 

 

图片

人造肉的风靡也得益于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一些改变。素食主义者对于动物蛋白替代的需求,人们对于健康新生活方式的需求等消费趋势叠加,也直接导致人造肉的热度上升。

最近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是疫情的影响,比如美国消费者在疫情期间,由于很多肉食工厂停工,动物性蛋白紧缺后被限购且价格上涨,植物性肉类替代品的需求大大增加。

今年第一季度,Beyond Meat 公司的净收入比去年增长了 141%,股价从年初至今已经上涨了一倍多。其产品已进入全美 2.5 万家货店, 近期还宣布与食品分销商西诺迪斯合作,预备进军中国市场,大幅增加亚洲市场份额。事实上,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,人们对植物性肉类的兴趣也处于上升趋势。

根据尼尔森的数据,在新冠疫情来袭之前的 2019 年 12 月底到 2020 年 1 月初,植物性肉类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30%,而同期肉类销量只增长了约 1%,消费者用脚投票给了植物肉产品有力的支持。

 

 

 
 

3

人造肉的市场有多大?

 

 

图片

The Good Food Institute 报告称,目前植物性食品的零售市场价值为 50 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 354 亿元)。2019 年,植物肉占据的市场价值为 9.39 亿美元,相比 2017 年增长了 38%。IRI 统计的数据显示,受冷藏肉类市场发展的影响,14%的美国家庭都在购买植物肉。

市场研究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 曾表示,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将稳步增长,将从 2018 年的 43.6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50 亿美元,2022 年将超 60 亿美元,到 2023 年将达到 64.3 亿美元。其中,亚太地区的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速最快,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 8%以上。

根据预测,在未来的 10 年,如果植源肉能够占据 10%的肉制品市场份额,全球将有 1400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。如果在中国市场能够占据 1%的市场份额,也将是百亿级规模。

 

 

 

2、健康饮食/弹性素食主义者

3、年轻尝鲜消费者

 

美国人造肉企业 Impossible Foods 也受到诸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。2020 年 3 月,Impossible Foods 宣布获得 5 亿美元 F 轮融资。数据显示,自 2011 年成立以来,Impossible Foods 已经累计获得 13 亿美元融资。

Memphis Meats 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的人造肉企业,主要利用生物技术诱导干细胞人工培养人造肉。2020 年 1 月,Memphis Meats 获得 16.1 亿美元 B 轮投资。

初创企业方面,自 2019 年以来,国内人造肉企业迅速增加。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人造肉企业约为 2000 家。今年 3 月,星期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,本次融资由愉悦资本、美国植物基投资机构 New Crop Capital 等机构共同投资。其中,New Crop Capital 曾经投资了 Beyond Meat,星期零也是其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。另外还有齐善,鸿昶等传统素肉企业,珍肉,Omnipork,Vesta,株肉和 HeyMaet 参与到整个市场中。
上市公司方面,2019 年 10 月 14 日,金字火腿表示已获得植物肉生产许可证,已经开始生产。该产品由金字火腿与美国杜邦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共同研发。金字火腿推出的牛肉味植物肉饼原价 176 元,尝鲜价为 118元/440g。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首款以豌豆蛋白为原料的素食月饼,并且作为豌豆蛋白的核心供应商参与到整个市场的推动中。
餐饮品牌跨界方面,喜茶公司联手国内人造肉企业星期零(STARFIELD)推出的人造肉汉堡“未来肉芝士堡”正式上线。更早之前,星巴克中国与 Beyond Meat 和 OATLY 发起“GOODGOOD星善食主义”行动,在星巴克中国大部分门店上市“植物肉”系列产品,肯德基宣布正式在中国开启植物肉产品公测,推出植物肉制品“植培黄金鸡块”。

 

 

 
 

4

人造肉发展的几个制约因素

 

1)价格高,厂商的成本也很高。喜茶的“未来肉芝士堡”售价25元,星巴克五款植物肉产品最低59元,奈雪的茶售价最低为48元。Beyond Meat 一公斤的价格超过了100元。金字火腿推出的牛肉味植物肉饼原价176元/440g,尝鲜价为118元。

人造肉的成本过高是其高价格的主要原因,一是前期投入的成本太高;二是市场接受程度不高,无法大量生产形成规模效应。
2)口感。价格高的同时,人造肉的口感还没有真实的肉类那么好。尤其是之前肯德基推出的植物肉鸡块被很多消费者诟病,大多评价为“口感差”。
3)饮食习惯。中国肉制品消费市场 70%都是热鲜肉和冷冻肉,而人造肉主要包括肉饼、香肠、肉丸等冷鲜肉,在中国人的饮食场景中适配性低。中国消费者的肉还没有吃够,对于替代品的接受度会更低。随着中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,中国对肉类消费数量在不断上升。数据显示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,2018 年中国肉类消费为 8829.6 万吨,比 2017 年的 7100 万吨增加了 1729.6 万吨。中国一年的消费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,但是,以每人每年的平均肉类消费量来看,中国为 50.3kg、美国为 98.6kg、欧盟为 69.6kg,这意味着中国在人均消费肉类产品方面仍明显具有较大增长空间
从符合中国胃的角度,开玩笑说,植物肉在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可能就是中国千年传承的“豆腐”。
 

 

 
 

5

投资分析

 

资本市场热度依然不减,除了 Beyond Meat 上市之外,2019 年,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入股的人造肉公司 Impossible Foods 宣布,最新一轮融资筹得 3 亿美元。该公司 2011年成立,至今已进行多轮融资,除了维港投资之外,比尔·盖茨、瑞银集团、淡马锡都是其投资人。那么我们会看重什么?

1、在技术领域,是否有更好的产品的能力是现阶段能让更多B端和C端的观望者入局的关键。能有让消费者、渠道、合作品牌等满意甚至是出乎意料的产品。我们会重点关注产品背后的技术能力以及技术到量产规模化的能力。
2、人造肉作为一种新品类,代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。但光说理念没有用的,需要创业者能给到消费者更低决策门槛的产品。我们会看重创业者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参与到人造肉市场中,也决定了公司未来能走多远。
3、创业者和投资人的“传教士”精神。国外已经获得融资的人造肉项目,有一部分投资人非常具有共性:他们是素食倡导者和有社会责任心的富人。对于他们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块高蛋白的植物蛋白肉,而更是推动“社会责任感”被更多人感知到的产品基石,食品届的马可福音。

 

 

 

 
熊猫资本内部有讨论过人造肉的口味如何。结论肯定是——没有肉好吃。
现阶段来讲,人们站在食物链顶端,会更倾向于肉食。现有的人造肉实际上并没有肉好吃。那有个衍生问题,人造肉公司如何欺骗消费者的舌头?让人造肉的口感更好。
我们想到了一点,调味剂。除了人造肉本身的培养和技术进化外,调味剂是让人造肉更好吃的关键。
 

我们需要向身价亿万的企业家学习,但我们的心态一定要放好,向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下一个亿万富翁。